编者的话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如何引领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互联网+医疗”新业态发展前景如何?如何让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本期观察版刊发几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以科技创新引领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人民观察)
王 辰 吴沛新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第 09 版)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为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之一。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四个面向”既为我国科技发展明确了新坐标,也为我国医学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提出,充分表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定决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卫生健康事业始终与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并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下大功夫、真功夫。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技术发挥重大作用,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支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英勇奋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等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医学科学院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在病原确证、基因溯源、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核酸检测、患者诊治、药物与疫苗研发、建设方舱医院决策支持等方面多向发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重要领域取得了数个第一。如,率先发现新冠病毒并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确认新冠病毒是本次疫情病原,是首批向全球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机构之一;建成首个新冠肺炎动物模型,对140多种药物和23种疫苗进行评价,突破了疫苗和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技术瓶颈;率先验证病毒经呼吸道飞沫、气溶胶、粪口、结膜等途径的传播能力,为完善诊疗方案提供支撑;率先报道新冠肺炎临床特征、临床过程和危险因素,为诊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等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实践再次证明,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
当前,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还会持续快速增长,国家对医学科技创新也将提出更高要求。与之相比,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整体优势,在医学科技创新的能力与产出、体系与机构、投入与支持等关键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科技资源统筹机制和自主可控的创新体系有待完善,医学科技创新投入与投向的引导性仍需提升,等等。我国医学科技在总体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离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求我们遵循医学科技创新规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型国家医学科学院,使各类创新主体有效联动,形成研究领域完整、学科体系完备、转化平台完善的协同创新网络。新时代,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更大的使命,需要有更大的担当。
强布局。健全科研布局,需要整合国家最优医学研究资源,按照国家战略需求,采取“中心+网络”的建设方式,进行优化组合、系统集成,实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卫生管理与政策等重要医学学科领域的全覆盖。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医学领域国家实验室组建相结合,围绕服务国家目标的重大科技命题持续攻关。同时,坚持开展长周期、高难度研究,培育立于全球医学科技前沿、可承担国家使命的创新战略力量。
创机制。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弊端的制约。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要求我们在尊重医学研究特殊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推进设置合理的医学学术与研究体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在载体平台上下功夫,如构建能够引领统筹国家医学研究大格局的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开展高水平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提供战略、业务和组织保障,并能够承担引领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职能。
重投入。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需要加大投入,这个投入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经济上的投入,还有人才队伍上的投入。应当看到,世界医学科技迅猛发展,对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日益显著。这些客观情况要求我们的投入是动态的、连续的。可以设立常态化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重点支持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转化医学研究以及基础性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医学领域科技投入在国家总体科技投入中的占比。
现在,筑牢人民健康的堤坝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医学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在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引领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上作出应有贡献,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作者分别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
让医学科技创新更多惠及民生(人民观察)
付小兵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第 09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依然面临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也在持续快速增长,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很多药物、器械、设备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大多被国外垄断,临床标准规范指南也大多借鉴国外等。这就要求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提高我国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以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需要在医疗服务各个方面持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目前,医学和光学电子纳米技术、大数据等综合学科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药品的发展,增强了医学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比如,药物研究已经从一种药物适用于所有人群,转变为根据基因组差异开发针对特定人群的个体化药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临床结果评估预测,利用大数据手段能够指导药物的精准应用。又如,以前的医疗处置要凭经验、循证作决策,现在可以通过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分子诊断、组学分析、电子病历、临床大数据、医疗信息等手段优化临床决策,并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数字医疗技术、手术机器人等提高诊断正确率。此外,在努力提高我国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要集中力量发展一些前沿学科,如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在内的生命组学及其技术等。再如,在医疗器械方面,要在数字化、遥测化、微创化、网络化、智能化、小型化方面下功夫,在大数据与智能医学方面,努力建立个性化诊疗模式。
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有可靠支撑。以创伤医学为例,我国创伤医学原来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现在发达国家提出要“向东方看”,为什么能实现这一转变?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有关创面治疗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以科技创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体到病患群体,医学科技工作者要帮助他们解除痛苦,让他们有机会和健康人一样享受更美好、更有尊严的生活。我国创面患者每年超过3000万人次。为更好满足患者需求,我们及时把创伤救治研发成果应用于临床救治,治愈了大量过去难以治愈的病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建成健康中国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们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新坐标,激励和鞭策我们勇攀科技高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推动“互联网+医疗”新业态加快发展
卢清君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第 09 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站位全局、着眼长远,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提出要“推广远程医疗”。推广远程医疗是发展“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重要内容,是聚焦健康中国建设面临问题和挑战拿出的实招、硬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互联网+医疗”在应对疫情、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互联网赋能卫生健康事业的广阔前景。“互联网+医疗”能够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同时,“互联网+医疗”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从诊疗服务方式看,出现了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等新型服务形式。远程医疗助力医疗机构之间会诊帮扶,通过远程会诊转诊协同,能够解决邀请方专科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不足问题;借助临床技能远程培训,能够帮助基层提升常规医疗能力,推动分级诊疗。互联网诊疗是指在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医师交流病情,获得继续治疗的电子处方并享受送药到家服务,或接受医师在线指导居家康复等。患者不必到医院就能接受连续治疗,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互联网医院可成为实体医疗的补充和延伸,利用本院或其他医院的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同时配合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体系,形成分级诊疗协同的闭环业务链。在互联网医院,患者可以实现医学咨询、预约就诊、慢病管理、数据共享、药事服务等,结合在线移动支付、药品配送等,享受便捷就医体验。
从医疗保障结算服务看,“互联网+医疗”新业态涵盖在线支付、“一站式”结算等内容。具体来看,患者完成在线诊疗之后,支付、开票与费用报销都能通过互联网解决,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务。当前,医保异地就医、跨域结算已经成为一种刚需,驱动着数据授权共享、在线实时审核、在线支付、金融服务、信息安全等技术不断发展,也带动着相关技术产业的全面融合。
从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看,医疗健康大数据及其成果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要素。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向临床转化的基础和支撑。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广泛应用,能够为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管理、诊疗行为规范、合理用药评估、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资源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持。由此,患者可获得专业就医指导,实现健康实时监控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提高健康管理和家庭保健水平;基层医务人员可以获得实时智能辅助指导,提升规范化医疗能力;专科医师可以借助智慧医疗科技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规范化培训质量。实践表明,建立合理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是促进医疗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
“智慧”化解“看病烦”与“就医繁”、跨时空均衡配置医疗资源、重塑大健康管理模式……“互联网+医疗”新业态展现出广阔发展图景,但也要看到,新业态的发展还需要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要素市场化等方面解决好瓶颈问题。
实现技术创新,需要更好地将智能计算能力转化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医疗科技。这对医疗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等提出很高要求,推动医疗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升级,向专科化、结构化、智能化发展。这就需要集成自然语义识别、语音识别、影像识别、数据挖掘等系列技术,引导信息化不断创新升级。信息“新基建”、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大数据深度挖掘与关联分析等技术具有巨大产业空间。
实现管理创新,需要整合各类系统资源,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医疗数据管理效率。这就要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做好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架构设计,提升医院管理、医疗数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新技术驱动的新业务给医疗质量和患者隐私安全管理带来了风险隐患,需要严格监管,强化医疗质量监管、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推进医疗健康技术要素市场化,需要平衡好鼓励创新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系。一方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识别等新技术不断更新,推动智慧医疗科技不断突破。另一方面,个人隐私权和数据成果产权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尚待细化,数据授权使用管理细则尚待完善,数据质量、数据规模、数据维度及数据治理策略等方面尚待专业化。这迫切需要建立临床专家、技术工程师、管理者在数据使用中的权益和责任管理规范,促进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产业合理合法有序地挖掘数据价值。
(作者为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医院发展办公室主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付立华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第 09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动能和支撑。
健康中国建设既关乎民生福祉,又关乎国家全局与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健康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动力所在,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支撑。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正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才拥有了同疾病搏击、战胜大灾大疫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能够率先控制住疫情,离不开尊重科学、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科技赋能、科技支撑。从重大医药创制到高精尖医疗器械研发,医疗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让医疗“有药用”“有良器”。从“指尖上的医院”到“全周期智慧医疗”,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医疗产业结合,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就医看病。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机遇。随着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健康产品、健康服务等总需求急剧增加,对健康产业规模、健康管理模式等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健康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随着生物、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发展、技术升级将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和融合,还将推动健康产业交叉汇聚、跨界融合发展。健康产业将与互联网、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不断催生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为健康产业带来重大变革,大健康产业形成了极具潜力的产业蓝海。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健康中国与科技创新融合将促进多个前沿学科交叉研究,从学科层面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包括医学与光学、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结合等。推动健康科技创新要求我们做好多种前沿先进技术的落地和应用工作,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突破也将为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如促进医研企结合,推进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发展;进一步健全科研基地、生物安全、技术评估、医学研究标准与规范、医学伦理与科研诚信、知识产权等保障机制;等等。
(作者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