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必须从所谓的“减量改革”走向“结构调整”
“减负”最要紧的是——讲科学、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重个性
记者:《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出“双减”背景下一些积极因素,但不可否认,家长焦虑依然存在。最近,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将开展登记入学试点,是中考录取方式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释放怎样的信息?
张志勇:家庭教育焦虑是教育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讲,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和配置不均衡有关,从教育外部讲,更与人们接受不同的教育机会可获得的回报率差别太大相关。“双减”以来,广大家长的教育焦虑在某些方面有所缓解,但在导致家长教育焦虑的教育内外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这种缓解是有限的、复杂的。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完善中高考制度。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是高中招生方式的重要探索。
“减负”从根本上说,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正是因为过重,其本身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双减”工作,是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前几年我就提出,“减负”绝不是一味地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必须从所谓的“减量改革”走向“结构调整”。具体讲,“减负”最要紧的是做好五件事——讲科学、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重个性。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学习。
不能简单把学习等同于学生上课、做作业
高质量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仅要有文化课,也要包括道德学习、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记者:家长关注学习,高质量学习需要关注的应是什么?需要教育理念调整的是什么?
张志勇:家长关注、重视孩子学习,是天经地义的,是家长必须履行的家庭教育职责。家长不能功利化、短视化地“窄化”学习,把学习等同于学生上课、做作业。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动机,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状态,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是有兴趣的,他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度就大不一样,学习效果就特别好,有兴趣的学生会主动找老师要作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学习才有良好的状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提问、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以及按时起床、休息、读书、运动、劳动的生活习惯等。这些习惯是保障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重要能力基础。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少机械重复被动的讲授训练式学习,让学生更多地在基于问题探究的任务驱动下,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归纳知识、整合知识、评价知识,让学生进行主动、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
要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单一的学习往往让孩子陷入倦怠。高质量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仅要有文化课,也要包括道德学习、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家长要保障孩子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足够的睡眠是为了保障大脑的工作效率,是为了更高效地学习。而娱乐、体育锻炼也是学习,甚至是更重要的学习。
孩子的童年时光是不可逆的,若让孩子一味在补习和作业中度过,家长的好心换来的,可能是堵住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和人生发展的宝贵机会之窗。
把作业改革融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实现学生学情诊断、个性化作业布置、作业改革等
记者:我们看到,作业改革是“双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如何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数据显示,“双减”后,学生的作业量有效减轻,但作业是否就达到了高质量教学的要求,这还是一个疑问。调查同时显示,设计高质量作业面临“作业素材与相关资源不够”和“设计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的能力不强”的困难。在您心中,高质量的作业如何实现?怎样才有所突破?
张志勇:作业改革是“双减”改革的重要切入口,作业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从整体上看学生作业负担确实得到了有效减轻,但减量不能降质,家长们最担心的是,作业负担降下来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高质量作业上下功夫。目前在作业改革方面,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60.3%的校长认为教师“设计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的能力弱”;二是57.9%的校长认为教师设计高质量作业面临“作业素材与资源不够”难题。上述问题,恰恰反映出突破高质量作业难题的方向和路径。
作业改革要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统筹。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必须与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层次要求相适应;把作业改革融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提高课前预备性作业、课堂随堂作业和检测性作业、课后巩固性和拓展性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改革要与学生的学情相统筹。学生的作业量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学业水平,分别提供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等,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可多布置自主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在他喜欢的领域发展自己、探索世界。
作业改革要与信息技术赋能相统筹。各地教研系统要统筹指导优秀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分层次,开展结构化作业设计和作业资源建设,通过作业平台实现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为基层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高质量作业资源;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统一引入智慧作业系统,实现学生学情诊断、个性化作业布置、作业改革等,赋能教师作业改革。
作业改革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统筹。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克服作业设计的碎片化、浅层化和近视化。充分发挥教研系统的协同研究、活动组织和指导服务功能,指导学校和教师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
建构开放多元的课后服务体系
更好满足学生差别化、个性化、实践性教育需求
记者:通过调查我们看到,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教师工作压力和负担加重。可以说,这并非教育的理想状态,社会教育在这方面应该如何助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张志勇:让各地中小学普遍建立“5+2”课后服务制度,平均课后服务时间达到了120分钟,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承担,95%以上的教师参加了课后服务,体现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但调查也发现,60.3%的教师表示课后服务工作量加大。我们必须看到,广大教师的工作负担长期以来本就处于过重状态,这种“重中加重”的状态,对教师职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严重疲劳状态,不少教师认为备课时间减少、甚至没有时间参加集体备课,不少教师认为身心健康和正常家庭生活受到影响等。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让教师享受职业生活尊严和幸福。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福利保障,同时全社会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增强对教师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教师兼顾家庭,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建构开放多元的课后服务体系。课后服务有两类课程,一类课程是学生作业指导和学习困难学生的补习,一类课程是优秀学生的学科拓展性学习和兴趣特长培养。前一类课程是学校擅长的,后一类课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学校课程资源供给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可以建立学校、社区、校外专业机构、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资源开放多元供给格局。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协作育人。规范校外培训,强化课后服务,做强学校教育主阵地,是为了遏制校外培训的市场化、逐利化,坚持校外教育的公益性,但并非让校外教育关门,更不是让学校教育“一育”独大。要积极发挥校外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更好满足学生差别化、个性化、实践性教育需求。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家庭教育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很多习惯是支撑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的基础,比方说孩子的时间意识、任务意识等;家庭教育要加强生活教育,很多生活教育看似是无用功,其实是孩子理解学科概念、学科知识的重要经验支撑,可以让孩子理解得更快、更透彻、更具创造性;家庭教育不要一味增加学生的作业,要指导孩子课前有效预习,让课堂效率高起来,课后作业减下去,腾出时间让孩子在家里看看书;家庭教育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等。(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