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王强)不出所料,中国人民银行6月24日宣布降准0.5%。
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支持“债转股”实施主体真正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应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此次降准请把握主要内容:
1)全面降准。
2)用途:定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
3)债转股要市场化定价,不支持名股实债,也不支持僵尸企业。
4)货币政策仍然是稳健中性。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金融去杠杆,某种意义上,是很多钱在金融体系内部流转,就是不进入实体。不进入实体,当然就没办法形成终端需求,如此导致实体经济很差,但虚拟经济繁荣(比如金融市场里之前的各种套利,也比如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房地产吹高资产泡沫)。央行此次要求定向支持债转股,定向给小微企业,而银行未必真的愿意。毕竟小微企业风险大,转了的股没价值,借出去的钱违约了不还,银行的坏账谁来负责?
因此,如果不配合对银行的强力配套监管,具体来说就是债转股这个定向的操作细则和小微企业操作细则,操作层面不落实到真正定向的话,债转股也好,小微企业也好,怕是不会按照央行意愿拿到救命钱。
调结构,定向解决问题,是当下的主要思路。展望未来,观察政策窗口,未来最重要的变量是看监管导向,看打破刚兑的进程是否中断。